tc_banner.jpg
吃一枚月饼,才是中秋的模样
发表时间:2022-08-17 来源:晋中文明网

  中国人的节日是吃的节日,满满的吃货心算是得自血脉、基因传承了。中秋将至,那一枚甜甜的、油油的、腻腻的、圆圆的月饼,再不爱吃,也是少不了的中秋标配,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这个中秋便不那么圆满,又何来的团圆?

  体验:关于月饼的私家记忆

  早在月余之前,朋友圈各路卖家便开始上货吆喝,渐渐浓厚的节日气氛也即从一提提包装精美的月饼播散开来,飞入寻常如你我的百姓家。

  各大酒店的月饼订货开始更早,广酒、中州的月饼是招牌,老饕们说起来那是相当的久远有来历,也是一年当中销售业绩的硬核部分。有点档次的品牌茶店,都会早早下手,各种高端地道产地订制苏式、广式、潮式月饼,打个中秋茶礼包搭售,是蛮讨巧好销的俏货。

  购物平台上的产地直销品牌直营也是热火朝天,广式京式苏式潮式还有老式,五仁枣泥栗子巧克力瑶柱鲜肉甚至还有冷链运输的冰激凌月饼,咸蛋黄奶黄糖桂花玫瑰酱流心……丰盛到让你眼花缭乱,描述诱人到让你口水横流,却又难以抉择、无从下手。

  盼到了货,拆了包装挑颜值最高的拆一块,油油的酥皮看上去蛮有食欲,切上一小块入口,再配一杯解腻清口的香茶,倒也是独特的味觉体验,嗯嗯,蛮有仪式感。

  街头巷尾,你一定撞见过那种手推三轮车卖的老式月饼——简易的一个流动玻璃柜台,里边整整齐齐码着的大大小小的月饼,都一个模样,质朴,亲和,无光泽的面皮有种老式糕点的朴素敦厚,让人不由生出亲近之心。明知是买回家几顿也吃不了,还是忍不住要了两三块。用那种旧式的点心纸和捻得细细的牛皮纸绳包了,上边铺上一张红纸,拎在手里往家走,熟悉的甜香勾起唇齿之间的遥远记忆,心里便升起温暖的感觉。幼时与家人同食月饼的那些中秋,中秋已淡忘,月饼的味道却是历历分明。

  钩沉:月饼里的团圆

  “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,是它所承载的巨大象征意义。”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说。中秋合家团圆,分食月饼,便是八月十五人团圆的必备节目。

  “月饼过去的样式很多,那种老式的大月饼,其实是汉代的胡饼演化而来。而固定成现在油皮酥皮裹馅的样式,其实是糕点业兴起之后的事了。”

  据史料记载,早在殷、周时期,江、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“太师饼”,此乃中国月饼的“始祖”。

 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。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,后流传到民间,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,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,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。。

  到了明朝,月饼已成为全民食俗,并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,又发展出广式、京式、苏式、潮式、滇式等,迎合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需求。

 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。明人沈榜《宛署杂记》有载:“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,大小不等,呼为月饼。”

  《酌中志》中说:“八月,宫中赏秋海棠、玉簪花。自初一日起,即有卖月饼者,至十五日,家家供奉月饼、瓜果。如有剩月饼,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,至岁暮分用之,曰团圆饼也。”

  明代起民间盛行中秋节祭月,月饼成为主要供品。《帝京景物略》曰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祭果饼必圆。”“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,向月而拜,则焚月光纸,撤所供,散之家人必遍。月饼月果,戚属馈相报,饼有径二尺者。”

  此时的月饼,已经有了“团圆”的象征意义。

  打望:月饼里的文明

  然额,月饼不只是月饼,这圆圆的一枚,是中华饮食文化,是传统节气文化,是上自庙堂下至民间都在寻寻觅觅的传统文化。

  “月饼是寒具的一种,寒具来源于寒食。”张海林说。

  想必诸位都背过那首《寒食》古诗:

  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
  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

  说好了不动火,宫里却在传蜡烛,悄悄地搞特权有没有?

  说正题。清明前两日即为寒食,不动火,不捕猎,仅吃冷食。“这是周代后形成环保理念而生发的要求,不动火是因为山林干燥,不捕猎是因为动物要繁殖生育。它的背后,是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呵护。”

  彼时常备的冷食也挺丰富,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惊人哒,胡饼、烧饼、麻叶儿、撒子、麻花,这都属于寒具系列,月饼也是其一。起初月饼并不是专为中秋准备的,从七夕就开始上市了呢。

  夏秋季节是丰盛的季节,衣衫薄,宜扮靓,宜户外,宜交游。七夕月半,男男女女尤其未婚单身,都出街嬉戏玩耍看热闹,下馆子,逛吃逛吃。特别清明节,满街摩肩接踵花枝招展,踏青游玩,享山林之趣,万物之美。清明过去不是祭祖的日子,寒食才是祭祖正日。

  “中国饮食文化重节气,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‘吃节’。”主持编写《中国烹饪通史》的张海林,将月饼这一中秋定制食品放在中国饮食文化的恢宏景观中观看,纵横捭阖,图景异常清晰。

  “饮食文化是维持一个民族基本繁衍的根基,是本民族的生存、生产、生活方式,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。”我们须得搞清从哪里来,才知道往哪里去,传统饮食的传承、绵延,其来有自。

  因而这一枚圆圆的月饼,对于中秋,对于国人,甜蜜如初恋。(大河客户端 记者 王珂)

责任编辑:刘俊梅

地址:晋中市府新路199号市委大楼609室 E-mail:jzswmwbjb@163.com 电话:0354-2636314